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团队在第二届轨道交通结构健康监测国际创新大赛(2025)中斩获佳绩!

发布时间:2025.11.20 | 编辑: 罗洪

11月17日至18日,第二届轨道交通结构健康监测国际创新大赛表彰大会在新加坡金沙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在机械工程学院教师团队的悉心指导下,我院参赛团队在“复合材料结构冲击检测”赛道中表现优异,斩获大赛创新奖(Innovation Award)。

本届大赛在中国铁道学会、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的指导下,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大学及斯坦福大学联合举办。大赛以“数智驱动 轨致新元”为核心理念,旨在汇聚全球创新资源,面向未来轨道车辆结构轻量化设计及全生命周期智能化安全保障需求,推动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轨道车辆智能运维中的落地应用。

本次大赛设置“铝合金结构损伤诊断”和“复合材料结构冲击检测”两个独立且并行的竞赛项目,分为初赛、复赛和第三方测评三个阶段。比赛依托真实的轨道车辆铝合金结构与复合材料加筋裙板结构损伤样本数据,重点考察参赛团队在复杂重叠波形下的信号解耦能力及多点冲击精准定位技术。大赛吸引了来自全球多所顶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优秀团队参与。


获奖项目风采展示

项目名称: 基于多模态特征融合与CNN-LSTM混合网络的复合材料双点冲击智能检测方法

参赛赛道: 复合材料结构冲击检测

获奖等级: 创新奖(Innovation Award)

指导老师: 王文健、林强

参赛学生: 钟尚轩、贾云飞、孙明皇、曾子璇、张祥丰、李欢

项目简介:本项目直面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SHM)领域高难度的“多点冲击识别”挑战,深度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NN)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成功攻克了复杂重叠波形下的信号解耦瓶颈,实现了从单点简单监测到双点并行感知的技术跨越。团队以自主研发的时空注意力混合模型自适应渐进式损失函数为核心,系统突破了多源信号特征提取与能量精准反演的技术壁垒。经第三方测评验证,该系统在强噪声环境下依然保持较高的定位精度与冲击能量辨识率。项目凭借优良的智能增强策略与鲁棒性特征提取算法,能够为航空航天及轨道交通等关键服役结构构建高精度的损伤感知方法基础,有力推动了运维模式从被动离线探伤向主动实时监测的范式转变。

未来,机械工程学院将继续深度践行“交通强国”战略,坚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依托国际高水平竞赛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学院将持续致力于解决国家重大工程需求背后的关键科学问题,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拔尖人才,为推动轨道交通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