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育科技强国先锋力量!《中国教育报》报道我院学生骨干培养实践

发布时间:2025.11.24 | 编辑: 孙小丽

1124日,《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了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骨干培养成效——《“铸将计划”赋能,育科技强国先锋力量—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骨干培养实践》。这不仅是对学院过往工作的肯定,更为学院持续优化铸将计划、探索创新培养模式注入强大动力,助力学院为科技强国建设输送更多政治坚定、能力卓越、作风优良的青年先锋力量。


原文如下:

“铸将计划”赋能,育科技强国先锋力量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骨干培养实践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对新时代对青年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打造“铸将计划”大学生骨干培养创新体系,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学生骨干培养路径,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养更多青年先锋力量。

强化思想引领,筑牢信仰根基

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将爱国主义教育、工匠精神教育、诚信教育融入培养全环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造“青年+X”思想引领项目,深化青年教育、培养和宣传机制,搭建线上线下思政课堂。常态化开展青年大学习,组织学生赴红色教育基地实践,在理论学习与实地研学中传承红色基因。选聘优秀学生、青年教师组成青年讲师团,用学生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话语,让知识“活”起来,道理“近”起来。依托诚信大使说“科学家精神宣讲团”等朋辈教育品牌,以身边人讲述身边事,激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

构建育人新格局,形成教育合力

科技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时代更加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学院铸将计划致力于构建全链条衔接、全过程贯通、全方位协同的育人新格局。

实施全链条递进培养。学院把素质培养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针对不同年级实施“初磨”“细琢”“精淬”递进式培养。“初磨”侧重于引导,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新生班委选举和培训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细琢”侧重于锤炼,组织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及各类科创竞赛,着力提升其组织协调、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精淬”侧重于升华,通过优秀青年事迹宣传、机械“星”青年评选等方式,厚植家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助力学生骨干从“合格工作者”成长为“卓越领航者”。

推进全过程贯通培养。把人才培养与入党入团、课程学习、科创竞赛等各个环节有机融合,聚焦青年学生学习困惑,引导学生立身做人、踏实做事、潜心做学问。通过入党启蒙教育、党员培养“七个一”工程(阅读一本经典原著、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帮扶一名困难学生、通过一次过程考核、完成一次党务测试、经历一场面试答辩、接收一份“政治生日”贺卡),加强学生骨干理想信念教育。选派党员组成“学霸导师团”,精准实施学业帮扶。构建“智机引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让学生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走进高水平科研团队、高智能化企业,走近高水平科技平台,涵养创新精神;举办校企地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论坛,打造“See-MEAI智能体,拓展创新思维;组织国家级科创赛事,建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强化实践锻炼。

开展全方位协同育人。整合各方育人资源,建立企业导师机制,聘请重点企业专家提供生涯指导;聘任青年教师担任学业导师,提供精准学业辅导;聘请优秀校友作为精淬导师,提供个性化成长支持;邀请大国工匠、全国劳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作为校外“思政课导师”,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有机结合,形成校企协同、校友反哺的育人合力。

践行知行合一,凸显育人实效

学院“铸将计划”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布局,推动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创新培养方式。组织学生骨干深入原子级制造研究团队、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等科研一线、专业相关龙头企业、“大国重器”研发现场,边看边听边学边悟,感受科技创新魅力,增强专业认同。近两年来,学院带领学生骨干赴重点企业和大型项目现场实践20余次。优化培养内容。贴近新时代学生发展需求,以文化赋能,设计学院IP“吉钉钉”,打造“行远”咖啡厅、自习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空间。推出“双轨制“师生健康促进方案,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学生健康成长支持体系。举办“青马工程”“铸将计划”学生骨干培训班,学院党委副书记担任班主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与需求,量身定制培训课程。注重实践锻炼。鼓励青年学生主动担当作为,学院累计建立社会实践基地10余个,每年组织数百支队伍赴全国各地实践调研。5名硕博研究生入选共青团组织“青年实干家计划”,前往乐山等地挂职锻炼,在实践中深化对国情、社情、民情的认知。

未来,学院将持续加大牵总力度,加强整体性谋划和系统性推进,强化优质资源配置,持续优化“铸将计划”,探索创新培养模式,为科技强国建设输送更多政治坚定、能力卓越、作风优良的青年先锋力量,让青年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绽放绚丽光彩。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中国教育报》完整报道

https://share.app3.jyb.cn/index/paper/index.html